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报考指南 > 公务员

2018年国考行测新变化,试卷简要分析!

发布时间:2017-12-11 16:52:00 点击:
 

  2018年国考笔试已经落幕,2018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招考共有120多个部门计划招录超2.8万人,全国共有129.22万人缴费确认参加笔试,113.4万人实际参加考试。

  每年的国考题型都会有一些变化和不同,总体上,今年国考整体命题趋势和以往变化不大,题量同往年相比虽然没变,但是题目的灵活性略有提高,热点问题首当其冲,不少考生反应今年考试引用的材料很鲜活,“民法典编纂、共享经济、国家监察体制改革……不少时事热点都在考卷中亮相。”

  试题总体难度适中,然而想得高分却不容易。现在就2018年国考(地市级)试题做简要分析:

  从整体上看

  第一,从题型题量上看,副省与市地总题量分别为135、130,具体小题型的分布也基本与去年吻合,可以说是非常稳定的一年,请详见下表。


  第二,2018年国考行测考试中,各模块难度与去年持平。理科模块注重基础知识掌握的牢固程度,言语理解部分的阅读篇幅加长,判断推理部分定义判断题目中的题干也较长,更注重考查考生的快速阅读理解能力。资料分析部分增加对综合材料的考查,由去年 的10道变为15道,更加注重对考生综合分析能力的测查。

  大多数考生表示,今年行测的题目难度适中,其中常识题目方面,考察的法律知识比较多,比如《民法总则》《民法通则》等内容,另外,“十九大”、“三农问题”、“一带一路”以及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”、“军事改革”等时事热点也都进入了考题。另外,科技方面的试题今年占了很大比重,蛟龙潜水、人工智能等都有涉及。

  常识(整体难度不高 法律题“出镜率”较高)

  考查题量依然为20题,考查题型为单选题,常识判断考查内容涉及法律、科技、地理、时事政治、历史人文、经济,各类知识点考查比例上存在较大差异,主要是法律部分,地市里面法律的占比较大,几乎占据半壁江山,副省里面考查3题。整体的难度与往年相比,比较稳定。

  据参加考试的考生回忆,今年行测第一题就考到了《民法总则》的修订问题,在10月1日,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》正式施行,这是民法典编纂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,使中国法治建设进入新阶段,而在此次国考中,就涉及到诉讼时效问题。此外,农村土地流转也是考题热点,题目中考查到农村产权制度的有关问题。

  “感觉法律题特别多,跟证明我不是法盲一样。”在不少考生的记忆中,涉及到法律基础知识的题目、案例都选取得很“接地气”。比如,刑法中个人信息的泄露、民法中个人之间的借款行为等。其次,考查范围涉及法理学、宪法、民法、刑法、劳动法等等,“要是法律专业的学生,已经押对宝了”。

  常识判断部分考题历来较为灵活,不是简单考察知识点记忆,2018年的考题更是贴近生活,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件入手考查各个学科的知识点,例如以旅游路线引出世界地理的考点。从而反应出国考对考生基本素养的积淀能力要求极高,不仅要掌握常规知识点,更要求具备宏观的知识结构和临场的应变发挥能力。

  言语理解(再现高频成语 文章阅读较吃力)

  2018年言语理解模块与去年基本保持一致,总量40题不变,仍然约占试卷的30%:逻辑填空依旧占据言语“半壁江山”题量维持在20道,今年出现了很多高频成语,如密不可分、交相辉映、休戚与共、兢兢业业、适可而止等;语句表达保持在5道题左右;排序今年出现了2道;片段阅读中意图、主旨和细节题这三种必考题型如期而至,总题量高达12道,是言语阅读的“重头戏”;小题型主要出现了词句理解、态度观点以及标题填入题。

  但和去年相比,文章篇幅明显长于去年,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阅读量,增加了此题型的难度。从具体的考查内容来看,涉及语段衔接题、细节判断题等题型,特别是细节类题目考查近5题,由此可看出文章阅读的命题特点——主要考查考生对细节信息的把握能力以及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能力。

  并且所选的材料更具特色,特别死科技前沿的材料频现,如“人工智能”、“干扰致偏”、“精确制导武器”、“隐身战机”、“无人机送货业务”、“骨髓移植”、“2018年首飞的太空发射系统”、“基因”、“第六感”等。这些题目的出现是否让身在考场上的你惊叹当前科技的发达?

  数量关系

  副省级(以上)考查15道题,地市级(以下)的这10道题目均包含在副省级(以上)的题目当中,主要区别就是少了5道题。其中利润问题4道,行程问题考查2道,工程问题1道,计算问题1道,排列组合1道等等。利润问题集中考查,难度不大,简单分析即可得到答案。今年题目难度不大,很多题目都可以简单列式计算而得。那么2018年数量正确选项集中,没有时间做数量的考生都蒙B选项的话,能蒙对三分之一以上的题目。

  判断推理(逻辑判断考点复古,立体图形创新)

  判断推理部分是本次考试,最有新意的部分,其中逻辑判断中可能性推理和必然性推理均有考查,题量以可能性推理居多,必然性推理考点呈现复古的特点,三段论推理和直言命题推理时隔多年后再度考查,朴素逻辑结合位置对应进行考查。图形推理中立体图形的数量有所上升,考查3道,考点涉及折纸盒问题和视图问题等,且形式有所创新,出现了结合立体图形的空间对称进行考查的题目。定义判断从题型上看,包括单定义和多定义,以单定义为主,就问法而言,“属于”和“不属于”均有涉及,考查学科广泛,但阅读难度不大。类比推理中逻辑关系、言语关系、经验常识等均有考查,其中概念间关系、词义关系等仍然颇受青睐。

  资料分析(考点集中,难度降低)

  2018年国考资料分析更是紧跟热点统计材料,与时事无缝接轨,关注最新动态,考查“一带一路”国家民生数据、移动互联网支付数据、城市绿化数据等。

  与去年相比资料相对简单,题目依然是四篇资料,共20道小题。重点考查基本的增长、比重、平均,占据总体量的3/4,计算简单,一般人简单列列式子分析即可,甚至出现大量直接查找最大数,排名等题目,绝对是此次考试中最大的福利。

  2018国家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题目跟去年相比在计算量上继续下降,在难度系数上直线下降,在做答速度上明显加快,正确率明显上升。这对长期备考准备充分的小伙伴来说绝对是一个利好消息。

  申论

  在今年备考中,不少考生将重点放在十九大这一最大的时政热点上,但考题中的常识判断部分似乎和十九大没有太大关系。“其实到处都有十九大的影子”,业内专家分析,监察委员会、蛟龙号、三农、军改这些热点问题,正是和十九大报告紧密相连。

  这样的联系还体现在申论中。今年国考申论聚焦城乡发展,与当前社会发展形势紧密相接,对当前城市与乡村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反思。同时,要求考生围绕“城市建设的‘有’‘无’”进行命题,写一篇文章,涉及到了将老子的“有无”思想应用到城市发展理念中。

  事实上,以古论今是国考申论的一大视角。记者查阅以前的试题发现,2017年国考申论主要话题为水环境、水文化,2016年关注国民素养和文化教育,2015年则讨论“技术创新”。而本次考试材料中,《韩非子·五蠹》《论语》均有出现。

  其实知己知彼百战百胜,只有了解了最新的考情和题型的变化,才能更好的复习,有方向性的复习。

  • 原图公考直播群

  • 温州事业单位交流群B

  • 温州公务员交流群C